都巿人壓力大,缺乏運動及不良飲食習慣,令近年來心血管疾病患者比率大大提升。其中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壓越趨普遍。不幸三高集齊,令患上心血管病風險大大倍增。因此要保護心血管健康,三高問題絕對不能忽視。
|
正常 | 臨界 | 高血壓 | |
上壓 | 130mmHg以下 | 130-139mmHg | 140mmHg以上 |
下壓 | 85mmHg以下 | 85-89mmHg | 90mmHg以上 |
高血壓大多時候沒有明顯病徵,因此很多人都容易忽視。然而,高血壓卻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風險,例如中風、心臟冠狀動脈硬化、動脈瘤、心臟衰竭、視網膜病變、腎硬化等。若高血壓患者同時併有心臟腎臟等其他疾病,對健康的影響更是重大。
正常 | 臨界 | 高血脂 | |
總膽固醇 | 5.2mmol/L以下 | 5.2-6.2mmol/L | 6.2mmol/L以上 |
三酸甘油酯 | 1.7mmol/L以下 | 1.7-2.2mmol/L | 2.2mmol/L以上 |
低密度脂蛋白 | 3.4mmol/L以下 | 3.4-4.1mmol/L | 4.1mmol/L以上 |
高血脂主要是由於低密度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濃度過低。硬化斑塊有時會被血流衝擊產生裂隙,在該局部形成血塊,堵住血管而產生大病變。 動脈硬化病可發生於全身血管,最常發生的部位為冠狀動脈、頸動脈及腸骨動脈。若動脈硬化發生在腦部,會造成腦中風。阻塞發生在腎臟血管,會造成腎性高血壓、腎衰竭。若發生在冠狀動脈,血管壁因阻塞而血流減少,發生心肌缺氧,出現心絞痛。血管壁阻塞變大或硬化斑塊破裂,會造成心肌梗塞。
正常血糖水平 | 空腹血糖偏高 | 糖尿病 | |
空腹血糖水平 | 5.6 mmol/L以下 | 5.6 至 7 mmol/L | 7 mmol/L或以上 |
血糖偏高及糖尿病在發病初期大多數沒有明顯症狀,除非定期檢測血糖,否則不易被發現;而發病中期會出現口渴、多尿、疲勞、視力模糊、陰部搔癢或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至患病晚期會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失明)、腎病變,足部循環及神經系統病變,感染、潰瘍、壞疽而導致截足等。國際大型研究亦發現糖尿病患者會較其他健康人士短命六年,出現併發症心臟病或中風而死亡的風險更高出一倍以上。
高血壓 |
高血糖 |
高血脂 |
|
|
|
紅麴 (或稱為紅糟),是紅米經過麴菌發酵的產物,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及有助於脂肪代謝,特別是對導致動脈硬化最嚴重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優先降低的效果。此外,紅麴也含有少量葡萄糖胺、卵磷脂等,對腦部活性和骨關節炎保健有助益。
深海魚油含有omega-3不飽和脂肪酸DHA與EPA,可降低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有助於降血壓,能間接預防血栓形成。研究顯示愛斯基摩人較少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原因就是因為攝取很多深海魚類。此外,omega-3 脂肪酸是腦細胞重要組成物質之一,可活化腦細胞。服用深海魚油時要額外注意魚油很容易因為被氧化而產生有害的過氧化物,所以應該同時補充維生素E,中和自由基的傷害。
大蒜含有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菸鹼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以及鈣、鋅、硒、鉀、鎂、鐵等礦物質,此外,在臨床實驗中初步證明大蒜中的大蒜辣素可促進血壓下降、抗凝血和預防血脂肪堆積。可輔助治療動脈粥狀硬化、高血脂、血栓等心血管疾病。
Clinical Investigation 期刊發表指出,補充輔酶Q10 對心臟衰竭有顯著改善作用,改善心肌功能。另外, 輔酶Q10能加速血糖轉換,降低糖化血色素。
鉻,又稱為葡萄糖耐受因子(GTF),是人體合成耐糖因子的重要成份,可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及增加肝臟,肌肉,脂肪組織的葡萄糖運輸,從而調節血糖,維持血糖的正常代謝及促進細胞利用產生能量。
想預防三高?由食保健品開始啦!按此立即了解!
資料來源:
- 港人心血管病危機調查小冊子, 香港醫學會, 2010
- 醫院管理局
- 香港糖尿聯會
- 三軍總醫院心臟內科衛教資訊
- 糖尿病養生防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