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關節腫脹變形,是類風濕關節炎其中一個主要病徵,嚴重的話會令雙手失去活動能力!許多人以為這病只是老人病,原來30歲開始是患病高峰期!到底類風濕關節炎成因是什麼?坊間流傳類風濕關節炎戒口能否預防及紓緩病情?本文為大家一一拆解。
30歲高危?類風濕關節炎成因及症狀
類風濕關節炎是風濕科疾病之一,因此令許多人以為是老人病,而不加留意和防範。據香港風濕病基金會指出,30-50歲是患病高峰期,而且女性患病率更比男性高3倍!此外,類風濕關節炎是身體免疫系統異常而出現的慢性病,不但會破壞關節,更會影響身體其他部位。關於類風濕關節炎成因,目前有以下幾種說法:
- 基因誘發 - 如有家族病患史,家族成員的病發率較高
- 病毒和細菌傳染 – 有機會引致類風濕性關節炎,但原因未明
- 荷爾蒙 – 有指雌激素的高低,會影響病發率和病情,例如懷孕期間雌激素濃度較高,可紓緩患者的病情;但產後荷爾蒙水平回復正常,病情又會漸趨惡化
此外,類風濕關節炎症狀不一定與關節有關,如你身體出現以下徵狀,好可能是患病警號:
- 手、腳及膝關節腫脹、痛楚、發紅、發熱,而且是對稱性的,即是說身體左右兩邊的關節,會同時出現類風濕關節炎症狀
- 關節周邊肌肉、韌帶和肌腱變弱,影響活動能力
- 早上關節僵硬超過半小時
- 疲倦
- 食慾不振
- 發燒
類風濕關節炎戒口及保健貼士
類風濕關節炎聽起來很可怕,要預防及改善病情,也不是難以做到的事情,控制飲食是第一步。關於類風濕關節炎戒口法,你知道哪些飲食禁忌要注意嗎?
- 戒高脂食物 – 脂肪在人體內會轉化成一種刺激關節的酮體,加劇關節炎痛楚,因此要減少大魚大肉和肥膩食品
- 戒高糖食品 – 甜品、飲品中的加工糖會加劇慢性發炎,有研究指出女性每日飲350ml汽水,患上類風濕關節炎的機率增加63%
- 戒飲酒 – 從中醫角度,多飲酒會傷肝傷脾,加重內熱和腫痛
哪些保健品有助預防/紓緩類風濕關節炎?
除了戒吃某些食品,你也可以多吃含Omega-3(有助抗炎)、鈣質(提升骨骼健康和免疫力)、維他命D(強化免疫細胞)及植化素(抗氧化)的食物,或從以下保健品都補充身體所需:
INJOY Health特強醫療Omega濃度85%配方 | |
【9折】HK$485 (原價:HK$540) |
成份:Omega-3、3倍濃度EPA+DHA+月見草GLA 功效:
|
維柏健奧米加-3(女性配方) | |
【6折】HK$227.8 (原價:HK$383) |
成份:精煉魚油、月見草油、有機亞麻籽油 功效:
|
維柏健健骨鈣鎂鋅 | |
【6折】HK$193.8 (原價:HK$326) |
成份:鈣、鎂、葡萄糖酸鋅 功效:
|
醫之選保護骨質配方(液體鈣 + 維他命D3)300粒 | |
HK$489 |
成份:鈣300毫克、維他命D3 100IU 功效:
|
維柏健天然濃縮薑黃素 | |
【6折】HK$178.5 (原價:HK$300) |
成份:薑黃粉、薑黃提取物50:1 功效:
|
⇓⇓按此了解更多骨骼、肌肉及關節保健品⇓⇓
⇓⇓延伸閱讀,即Click了解更多關節健康資訊⇓⇓
⇒ 3大骨質疏鬆症檢查、推薦及價錢 | 了解成因及症狀
⇒ 拆解兩大膠原蛋白好處 | 膠原蛋白粉及骨膠原食物推薦
⇒ 尿酸過高會有痛風症?了解尿酸症狀及尿酸指數
如何預防及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手尾長,如你有類風濕關節炎家族病史、身體免疫力較差、壓力大或荷爾蒙分泌出現問題,就要留意身體有否出現腰痛持續6星期、早上起身頸部僵硬及夜半睡覺時痛醒等跡象,便要及早求醫。一旦確診,就要接受以下治療:
- 藥物 – 包括止痛藥、消炎藥、免疫系統藥物、類固醇及生物製劑,預防關節受創加深
- 物理治療 – 簡單運動如踩單車、伸展運動及水中復健,減輕身體僵硬及消炎
- 骨科手術 – 關節重置/固定、腱重建等手術,有助減輕痛楚及改善活動能力
資料來源:RTHK